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(shù)繼續(xù)承壓
2012-01-31 08:38:25 來源:文華財經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據(jù)倫敦1月25日消息,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(shù)周三繼續(xù)下滑,跌至逾三年三年最低水平,因貨運放緩及船只供應過剩繼續(xù)打壓市場信心。
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(shù)周三下跌23點或2.85%,至784點,創(chuàng)2009年1月6日以來最低。
該指數(shù)衡量了鐵礦石、水泥、谷物、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。
未來幾個月航運部門料面臨著供應過剩和經濟低迷,其中包括對于中國原材料需求前景減少的擔憂。
鐵礦石船運約占到較大的海岬型船運的三分之一,且經紀商表示價格發(fā)展仍是干散貨運費的主要因素。近幾日澳大利亞和巴西天氣以及其他問題損及船運活躍度。
經紀商稱,本周交易放緩,因最大買家中國因農歷新年假期離場。
HSBC Shipping Services的分析師Nigel Prentis稱,“船運活動放緩,運力供應過剩,這令市場承壓。所以每個人都指望中國消費商在結束春節(jié)長假之后重返市場,以便令干散貨運價市場出現(xiàn)轉機!
海岬型船運價指數(shù)去年底一度反彈,因得益于澳洲煤炭和鐵礦石出口走堅,且日本煤炭進口增加。
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指數(shù)周三下跌0.99%,海岬型船舶平均獲利下滑至5,967美元,創(chuàng)去年5月18日以來的最低水準。
海岬型船舶通常的托運量是15萬噸,貨物主要是鐵礦石和煤炭。
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(shù)跌3.91%,該型船舶平均獲利為7,248美元。該型船舶的通常運載量為6-7萬噸,主要貨物是煤炭和谷物。
分析師稱,船只供應增加、經濟不確定性、融資困難以及中國經濟放緩,這些因素都將在今后數(shù)月令干散貨費率承壓。
標簽: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(shù)